团学动态

当前位置 :  首页 > 党建思政 > 团学动态

教授带徒|第18组:走进《乡土中国》

来源 : 政社学院     作者 : 政社学院     时间 : 2018-11-12

编者按:师者,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优秀的教师以其卓越的学识修养,人格魅力、德行操守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,而这种影响对于新生来讲尤其明显。2018年,我院在制定新生始业教育计划时,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新生始业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,实行教授带徒制。共有19名教授参与到教授带徒制中,形成19个小组,在导师的带领下,小组开展实地考察、读书交流、学习论文写作等多样活动。

教授带徒制组别:第18

导师:张超副教授

组长:王涵乐

本科生小组成员:王涵乐、鲍晓露、金红晖、魏倩、李欣洋、孔德凯

popopopopo

徜徉文字海洋,心嗅油墨清香。张超导师带领第十八小组成员,走进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,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。此次交流活动中,小组成员们主要分析了“乡土本色”和“差序格局”两个章节,简单探讨了中国的最基本特点和最特殊性质。

lpplppp

一、乡土本色,发现生活

在交流过程中,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抛出了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,有魏倩同学家族变迁人情变化的过往,有王涵乐同学对于中国社会中人情与法理的讨论,有李欣洋同学家乡人民对于不轻易更换农作物的执着,还有孔德凯同学关于温州人被迫从商的无奈……

针对第一章同学们的心得体会,张超导师抓住“乡土本色”中的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、死于斯的社会,常态的生活室终老是乡。”总结道,“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,中国乡土社会具有限制在区域范围内、保守的特点,有限的物资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,一部分的人就会被迫外出经商。但是随着社会变迁,一体化程度逐渐提高,人们并不拘泥于家乡,而人际关系也有现代化的趋势,即随着人口的流动,人际关系意识有淡薄化的趋向。情理当头的中国正渴望利用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来治理社会。”

二、差序格局,情理之间

而在“差序格局”的讨论中,更是有鲍晓露同学对于中国社会中礼俗往来的思考,张超导师评论道:“当人情变成债,那么礼节账就变成一份任务。随着信任、人情的变化以及家族意识的淡薄,以‘己’为中心的中国人的差序格局最内层正在缩小,人们在祖辈流传下来的人情关系之下为了面子关系微弱地连结着。”

此外他还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怕留下人情债的情况评论道:“首先,中国人‘家丑不可外扬’的观念让他们拒绝求助。其次,人们对于人情债的抗拒导致人们不愿主动求助的情况,更是对社工工作的一个巨大阻碍,你无法介入需要帮助的人的家庭中,因为他们拒绝你的帮助,他们对社工的帮助是持怀疑态度的。”

huhuhu

三、获益良多,心得感悟

同学们和导师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,渐渐走进中国乡土社会,领悟日常生活背后的中国本色。

王涵乐同学:本次交流我们主要分享了《乡土中国》中的“乡土本色”和“差序格局”两部分。关于当时中国人对法律普遍缺乏了解和尊重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章中写到乡土社会人们主要是讲规矩,对规矩的默认遵守使得社会井井有条,但是随着人流的迅速流动,规矩坏了而人们对法律的认同还未建立起来,由此社会道德治安变差。

鲍晓露同学:何为师?就是您认真地听我们的观点后,每条每条记录,然后逐条逐条给我们分析,讨论,深化。您让我们浅薄的见解,变得完备。您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,求知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。何为友?就是您的那一句,来啦,如此亲切又自然,宛若挚友会面。就是您爽朗的笑,还有为我们点菜,说,你们女生应该会喜欢糖醋里脊的贴心。何为师,何为友,一颦一笑,谆谆教诲。亦师亦友。

金红晖同学:费孝通先生的《乡土中国》带领我们走进中国的乡土社会,深刻反思中国乡土社会结构。张超老师带领我们详谈生活之点滴,用心灵去发现生活中与《乡土中国》有共鸣的地方,引起我们对该书的进一步理解,实在受益良多。

魏倩同学:在和张超导师进行的第一次读书讨论会中,我们深入探讨了《乡土中国》的差序格局一章。我解开了自己读书时产生的疑惑,也在老师的分析中看到了一个理解之外的中国。中国是个人情社会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人情来联系。但随着家庭的缩小化,以前那种大家庭的相处模式已经被悄然改变。现在的中国社会越来越注重公平与个人权力。

李欣洋同学:在读完《乡土中国》这本书之后,我们与张超导师就书中的两个章节进行了交流讨论。毫无疑问,这本书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描写是极为细致的,作者费孝通为我们总结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,结合我们的自身经历,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到书中所描写的事物的影子。这次交流让我们感受颇丰,对乡土中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

孔德凯同学:看完了乡土中国这本书,我被费正清先生的长远且独到的眼光所折服,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对中国的乡土社会做了如此透彻的解析,不禁让人肃然起敬。中国的社会是个较为稳定的乡土社会,这本书上很多知识,论断都能与我所处的农村生活所连接。

vcvcvcvcvcv

思想的交锋让组员们几乎忘记时间,在简单的交流结束后,导师制第十八小组进行第一次聚餐并确定下次活动的大致方向。紧跟张超导师的步伐,第十八小组将坚定的地走向探索中国乡土社会的道路。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   邮编:311121   联系电话:0571-28865225

投稿信箱:hsdxwzx@163.com   传真:0571-28865144

浙ICP备06031343号   版权所有 ©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

公安备案号:33011002011919  浙ICP备11056902号-1

公管党务

公管团学

公管党务

公管团学